English

銘傳大學秉持協助社會、回饋社區的社會設計責任,自2012年起銘傳建築系即開啟「高山上的建築課」系列課程。今年3月7日-10日由建築系李芝瑜主任、休憩系張軒瑄教授共同帶領建築系、休憩系、VR社團共19位學生赴南投仁愛鄉深山的瑞岩部落,進行四天三夜【偏鄉原住民部落再生之實構築跨領域工作坊】。


這次從桃園校區花費4小時進入南投瑞岩部落,也是傳說中泰雅民族發源地。1999年921大地震後,部落因震災嚴重受損,因此遷移至新部落據點,而原先舊部落的位置也因此凋零,舊部落遺留了少數未被震災損壞的木屋,已開始破舊傾倒。部落耆老自行還原了幾間家屋,有鑑於人力財力的限制以及年輕人口外移,導致部落無法繼續修復舊部落的傳統家屋。因此我們針對此社會實踐議題,針對其需求進行盤點分析,集結學生重建泰雅傳統的半穴居家屋,由當地耆老指導進行半穴居實構築。此次停留李芝瑜主任與張軒瑄教授陸續拜會了村長、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偏鄉發祥國小拜訪劉心怡校長與教務主任說明來意。

在這四天三夜的過程中,由在地原住民青年Walis協助連結當地耆老,指導學生進行半穴居實構築,從溪邊河床採集適合半穴居的石材、走獵道入深山找木材、挖洞至立柱的技術,最後運用石材鋪成半穴居的牆面結構。 銘傳VR整合研究中心與建築VR社團的田野調查與測繪、休憩系同學進行的在地問卷調查將製作VR(虛擬實境)半穴居結構數位資料庫,提供當地偏鄉小學學習使用。我們同步連結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社科學院Osamu Soda教授與Riela Provi Drianda助理教授,針對當時日據時代曾遺留了一些日本學者針對泰雅族發源地半穴居結構的研究資料,進行遠距討論與國際交流合作。

而4月8日-10日將會再度前往,由銘傳建築系李芝瑜主任與新聞系陳彥豪老師帶領銘傳VR整合研究中心與VR未來實驗室的360團隊,進入更深山的遺址,進行無人機大數據基地分析測繪工作,期待能夠協助在地部落重新找回文化資產與部落特色,並提供未來部落發展在地特色的強化。期許能透過數位與虛擬新媒材,進而延續原住民泰雅族文化之傳承與年輕人回流,也可藉由偏鄉服務強化學生能力,並落實大學的社會設計責任。

 

活動影片分享:

第一天:https://youtu.be/ZO_Oy6-EAj4 (link is external) 

第二天:https://youtu.be/74Mh0TheOWw  (link is external)

第三天:https://youtu.be/R2nCcLlonZo  (link is external)

 

銘傳一週報導:

連結:https://www.week.mcu.edu.tw/38827/ (link is external)